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月在青山影在波

想雪泥飞鸿,蜉蝣寄世,蜗角营营,苦乐何事?对半壁书,煮一壶茶,闲看云卷花开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谁去抢救老去的记忆  

2016-05-13 17:53:04|  分类: 沙州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谁去抢救老去的记忆

两位老者来访。

一位78岁,精神矍铄;一位82岁,虽拄拐慢行,但不要人搀扶,颇刚强。

自述19588月选干来敦煌,原籍甘肃民勤,同来者65人,或为在校学生,或为行业干部,退伍军人,均入敦煌各行业,今在世者已寥寥可数。来敦煌未足一月,肃反运动即宣告开始。

老者们没有过多的要求,只是说道:这批民勤人选干来敦煌,在当时也是数量较大的一批,同时期,天津支边青年来敦煌有64人,市志记载,而民勤这批却未见记载。只希望市志有一句记载,以告诉后代儿孙自何而来。一句就够了。

历史所记载的本来就不是全部的真实,它只记载了那些所谓的大事,而小人物则沉浮在这些大事里,历史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,甚至连一个字眼都不会提及。

只能告诉他们,希望他们能抽时间花精力将自己所记得的东西整理一下,不需要形成文章,想起来什么事情就记载什么事情。史志工作,口述的记忆材料只能作为线索,还需要查阅资料找到相关的档案资料来佐证,这需要耗费不少工夫。

我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是有点过分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文字,要说清楚一件事情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尤其是这样的老者。

他们走了,只留下背影。这些老人的记忆对于这座城市来说,是极其可贵的实证资料,但他们在一个接一个地凋零,这些记忆的碎片也在一点点消失。可抢救的东西太多了,没有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,即便如我。所有的人目光所及都是眼前,更何况,这种抢救根本产生不了丝毫的经济效益,或者为抢救者带来什么,谁会去做。如果我能,我一定要和他们多谈谈,多听听他们回忆过去的时光,可贝壳太多了,我只能拾起脚边的贝壳。现在,我只能望着他们的背影深深叹息……

当他们的背影远去,我知道,他们终会离去,没有人会记得他们曾经来过,甚至活过,只有敦煌大地无声地记录着这一切……

这片沙漠,埋藏了多少故事,爱恨悲欢,生离死别,悲壮辉煌,都没有人再知道。这座城市,新的建设很快就掩盖了旧的痕迹,记忆也很快就忘却,没有人再记得……

记忆会老,也终将会死去,不再留下一点痕迹……

 
谁去抢救老去的记忆 - 被风吹过的夏天 - 月在青山影在波

 

谁去抢救老去的记忆 - 被风吹过的夏天 - 月在青山影在波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1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